这些藏式游戏,你都玩过吗?

这些藏式游戏,你都玩过吗?

射骑

赛马活动一般在夏秋时节举行,参加赛马的选手,多是十几岁上下的小男孩,均为赤足无鞍骑赛。

成年男子则于赛马前后进行射击比赛,有步射(卧、跪、立姿)与骑马驰射,有明火枪驰射及自动步枪驰射,射击前多持枪骑马表演,如绕马颈、马腹及马上拾哈达等技艺表演。

日喀则、江孜等地马术表演更是每年赛马节的高潮,主要有立于飞驰的马鞍上、两人乘马换位、马上倒立、单足作燕式平衡等惊险动作展示。

“吾儿朵”

又称为甩皮绳。是一种利用飞速旋转的离心力将石子抛掷出去的器械。当时“吾儿朵”主要用于放牧,是为方便驱赶牲畜而设计的,同时也是一种农牧区群众十分喜爱的投石游戏器械,石头飞出迅速、准确旋转而有力度。

“吾儿朵”主要是用毛绳4尺余长,中部连接一皮碗,绳头有一扣。使用时,将扣扣于食指,皮碗中放石子,手握另一绳头旋转,旋转到一定速度时,瞬间撒手将石掷出。“吾儿朵”比赛一般分打准、甩远、甩响三种,有团体与个人两种形式。

单人比赛多以甩远与甩响决定胜负。甩响,主要是依靠石头抛出时空气震动而发出嗡嗡声的高低长短来判别。

赛牦牛

牦牛有“高原之舟”的美称,它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,尤其是在牧区藏族人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,在喜庆、婚礼及节日中,赛牦牛活动又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。

赛前、骑手将牦牛精心地洗制打扮,并在长而弯曲的牛角上系上各色彩绸,表示吉祥如意,以求夺魁。

比赛一般分预赛和决赛。仲裁集合骑手登场,进行分组预赛,并从每一组中选出优胜者参加决赛。决赛是比赛中的高潮,从预赛中选出参加决赛的骑手和牛都不能更换,否则无效或取消比赛资格。决赛时,仲裁发令,刹时间众骑手蜂拥而出,风驰电掣,个个争先恐后,呼声阵阵,高潮叠起。决赛中获胜的选手,被热情的观众举起上抛,牦牛也披红戴花,倍受青睐。

优胜者奖以牛或马、或茶或布匹等,参赛的选手都可以获得纪念品。

抱石头

抱石头实际是一种具有藏族特色的举重活动。据藏史《贤者喜宴》记载,远在唐代吐蕃赤松德赞时已有藏族大力士将一头牦牛举起的故事。史诗《格萨尔王·世界公桑之部》也有“手抓铗石练臂力,把大力野牛做对手”的诗句。

抱石头的比赛方法是参赛者弯腰将巨石(一般约150公斤重)抱起,然后挺身尽力向上托举,随之将巨石扛在肩上,再以手臂之力竭尽全力向远处掷去,以参赛者投掷之远近决定名次。

有的地方为增加抱石的比赛难度,先将巨石经过挑选,表面打磨光滑,再抹上酥油。在抱石头表演中,表演者将一巨石抱至腹前,然后将巨石从腰侧放至背上走圆圈,根据表演者走圈的大小,动作难度及完成动作的质量评定名次。

无论抱石比赛或抱石头表演,只要获得优胜者,便可以被称为“大力士”,受到人们的赞赏。如表演者在表演中不慎将石头落在地上或身体倒地,将要被贻笑大方,甚至被喝倒彩。

拔腰与互背

两人站立,用单手或双手互抱其腰,发令后同时用力,先被拔起来,即先双脚离地者为输,但不能采取突然侵袭式攻击的方法。

互背与拔腰相似,互背时二人背立,双手向后与对方相搀,同时用力,若一方被背负双脚离地则输。

举皮袋

在平地上放一个约150公斤重的大皮袋,内装羊毛,沙土等。

选手们一个个走到皮袋前试举,能在3次试举中把皮袋一下抱起来扛到肩上者为胜,凡获得优胜者被称为大力士。

我们在西藏,等你来,不见不散。

发布于:重庆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