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竺鲷
名字有点难记
不过,它的外号很响亮——
喷火鱼
喷火鱼又叫做天竺鲷,是一种以食草动物为食的低级食肉动物,以食浮游动物为主,兼食游泳动物。喷火鱼不大,整个体型都在二十厘米左右,也就一个巴掌大小。
这种生物广泛存在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中,属于偏热带生物。
网上传说它有一种微妙的护身“武器”,平时能从食物中摄取含磷的有机物,并不断地贮存于体内,一旦遇到敌害或船只,数以万计的喷火鱼就会吐出这种有机物。磷在氧气中自燃,能喷出一束3米多长的火焰射向敌人,致使敌人害怕得转身就逃。
听起来是不是“敲厉害”的?
咦,等一下,好像有哪里不对!
且不说这鱼是否能喷火,首先磷能在水里自燃吗?
将磷保存在水里,用来隔绝空气,这正是保存磷的基本方法。
再有,如果鱼的体内真的存在能在水中燃烧的化学物质,那当它积蓄到一 定含量时,不应该先把自己给烤焦了吗?
又如何等到喷出体外,形成火焰呢?
其实,所谓的喷火鱼并不是真的喷火,而是可以喷出一个蓝色的发光团,看起来像是一团蓝色的火焰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原来啊,喷火鱼在海里吃东西的时候,会不小心吃进一种小虫子——介形虫
对于介形虫来说,发光能力是一种性命攸关的防御绝技。一旦在暗夜中察觉到了偷袭的天敌,介形虫就会突然发出明亮的荧光,试图在对方眼花缭乱的时候乘机逃脱。
如果不幸被敌人吞下肚,介形虫就会立刻开启互相伤害模式。它们会喷出大量荧光液体,把对方的身体照得像个透亮的蓝色小灯笼。
虽然这样很漂亮,可是,喷火鱼并不喜欢这样,相反,它还会特别着急。
因为当它的身体闪着蓝光时,敌人很容易就能发现它,这样太危险了。所以,为了不让敌人发现,喷火鱼会立刻把介形虫给吐出去,同时,也把那些发光的蓝色荧光物质一起也吐出去,这样,它看起来就像在喷火一样了。
(这里偷偷告诉你什么是介形虫喔!)
介形虫是一类纤小的海洋甲壳类动物,长相和大小都有点像淡水中的鱼虫。不少种类的介形虫在体内演化出了精妙的腺体,可以产生含有荧光素的液体,以及另一种含有荧光素酶的液体。只要混合两种液体,发光介形虫就能瞬间发出蓝色的冷光, 这样的光就和蓝色的火焰一样,其实真正发光的是介形虫所带的荧光素。在太平洋战争时期,日本海军的水兵曾经大量收集发光介形虫,用作夜间察看海图时的天然光源。
所以,说到底
世界上还真的没有喷真正的火的动物呢
不然,它还不把自己烤啦!
万千世界,无奇不有
自然界中游荡着千奇百怪的“妖孽生物”
敬请期待下一位“妖孽”!
(图文均来自于网络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